以項目為家
每當天一點點變深,溫度一點點下降,獨自一個人拖著疲憊的身體,走在回宿舍的路上,看著積水中倒影出的自己才發現,身上原本的青澀已經慢慢的褪去了,已經成長到可以承擔一部分自己管轄范圍的責任了。至此讓我萌發了把公司當成第二個“家”,把同伴當作“家人”的想法。
這個家是我們全體員工共同停靠的港灣,是我們為之拼搏奮斗添磚加瓦的地方,是不允許任何人抹黑的地方。家不再是簡單的房子親友,在這讓我徹底懂了家的引申意義。但工作哪有那么簡單呢?社會哪有那么簡單?有的時候也真的很疲憊,這種疲憊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疲憊。每當夜深的時候我躺在溫暖卻又冰涼的床上,總會想拼搏下去的意義、努力工作的意義。每當我想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都會想起“家人”們的鼓勵,想起他們俯下身教授我技能時的樣子,更會想起前輩們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講解,也想起了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對我的期望。
正是這個念頭在心里不停地驅使著我、鞭策著我,我只有更努力的工作,更努力的學習,盡自己全力幫助大家庭中的每一位前輩,共同為這個大家庭的事業而努力。以公司為家,節約每一滴水、每一度電、每一張紙,愛護公司的一草一木。這就要求我們每位員工做任何事都要從公司大局的角度出發,不謀個人私利,不說不利于團結的話,不做有損于項目利益和形象的事。站在家的身邊看問題,設身處地。作為員工,要認識到老板和員工應該是“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”的多位一體的關系,更要明白老板和員工僅僅只有社會分工不同而已,只要樹立好自己工作的觀念,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,這樣才對的起我掙的每一份工資、學到的每一個知識、照顧過我的每一個人。
作為項目的一員,我們的點點滴滴都與項目息息相關,所以“以項目為家”不再是個別積極員工的美德,而是每位員工共同的價值取向。每位員工應清醒地認識自己,樹立正確的工作觀,從小事做起,營造我們共同的“家”。
家是避風的港灣,舒暢、溫暖、充滿愛,若我們都把項目當做“家”去愛、去經營,時時為家著想,事事為家著想,把項目的興衰榮辱與自己的前途命運聯系起來,將項目的利益與自己的利益融為一體,這樣項目的“家”必然會越來越好。
(中鐵十五局二公司江西贛州家具廠房項目 孫偉)